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今年以來陜西華地集團積極響應行業協會倡導,“學黨史,悟思想,踐使命”,組織集團所屬的評估、勘察、研究院等多個實體公司的在職黨員、員工,以多種形式、在多個地方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加強支部建設 筑牢黨建基礎”
中共陜西華地黨支部成立于2017年3月14日,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持續開展黨建活動,健全黨組織,由專人負責黨務工作,及時向全體黨員傳達和宣傳黨中央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同時,不斷壯大黨員隊伍,黨員隊伍已由支部建立初期的30人發展到當前的94人,今年“七一”前夕再次吸納入黨積極分子3人,發展黨員3人。黨支部自創建以來不斷組織全體黨員通過深入學習黨中央文件,參觀革命遺址,觀看教育影片,參與社會慈善公益活動,聽取先進事跡和英模報告等活動,使全體黨員不斷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扛起時代責任。
“瞻仰長柞遺址 奉獻點滴愛心”
2021年3月27日,華地集團組織20多名員工參觀秦嶺山下“中共原長柞工委革命遺址紀念館”,集團第二負責人魯百順,研究院石桂琴院長,評估公司孟祥君副總經理參加了此次活動。
長柞工委紀念館坐落于西安市長安區王莽街道湯房廟小學院內。1946年秋,中共陜西工委書記汪鋒組織召開了馬欄會議,傳達中共中央西北局指示,組建長(長安)柞(柞水)工委,隸屬省工委和中原部隊黨委雙重領導。隨后,黨組織在時任湯房廟小學校長李志中家中召開了長柞工委首次會議,并組建了40多人的長柞工委游擊隊。長柞工委先后發展中共黨員30多名,在習仲勛、張德生、趙伯平、汪鋒、李敷仁、陳元方、武伯倫等同志的關懷和指導下,在秦嶺南北、長安柞水一帶,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對敵斗爭,宣傳動員群眾,壯大革命力量,發展黨的組織,策應鄂豫陜革命根據地建設,為全國革命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
為緬懷革命英烈,銘記這段革命歷史,在長柞工委湯房廟聯絡站原址上,建起了“中共原長柞工委革命遺址紀念館”,該館由現在的長安區湯房廟小學管理。宋校長熱情地迎接了華地一行,親自講解革命艱辛歷程。在一件件寶貴文獻、圖片、實物前,大家靜立聆聽,駐足沉思,共同追憶風起云涌的革命歲月,緬懷革命前輩,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參觀學習的同時,華地集團還為湯房廟小學的孩子們送去了一些本子、鉛筆、乒乓球等學娛用品,奉獻點滴愛心。

“使命召喚未來 文化啟迪心靈”
5月14日,為進一步強化黨員政治理論知識,激發愛國主義熱情,華地集團召集全體黨員舉辦了學習新時期黨中央重要文件和觀影活動,黨支部書記陳俊華、組織委員田柏棟、宣傳委員曹佳分別主持和領讀,中共黨員、華地評估公司董事長鞏榮生參會并重點發言。
全體黨員在集團會議室集中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一項長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全體黨員的基本功、必修課。深刻領會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各項工作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使之成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的重要性!督ㄗh》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更是華地專業服務的航標。大家在學習中暢談學習體會,交流學習要義。
之后,大家共同觀看了最新上映的影片《懸崖之上》。身處懸崖、翹首黎明,不畏艱險、意志剛強的共產黨人精神感染著每個華地人。
“走進川陜革命根據地 重溫秦巴紅色往事”
在秀美靈動的秦巴山水之間,崢嶸歲月里承載著眾多仁人志士英勇奮斗的光輝足跡。5月22日,工會主席莊菁帶領20多名華地同仁走進川陜革命根據地南鄭紀念館參觀學習。
川陜革命根據地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領的紅四方面軍主力從鄂豫皖根據地戰略轉移,突破重圍,自陜入川后在川陜邊黨組織和川東游擊隊配合下創建的,范圍包括23個縣,約600多萬人口,紅四方面軍8萬余人,被毛澤東同志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疆域”。南鄭縣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鄭縣地下黨組織配合紅軍主力開辟了紅色交通線,在傳遞情報、運送傷員和武器彈藥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還積極開展土地革命斗爭,建立了紅江縣和赤北縣兩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組織。
通過參觀紀念館的陳列展覽,大家對川陜革命根據地創立、根據地政權鞏固、紅色交通線、紅四方面軍撤離、巴山游擊隊壯舉有了深入的了解,感悟到了革命先烈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
“追尋先輩足跡 感悟照金精神”
6月4日、5日,華地集團組織黨員及員工近百人前往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薛家寨革命舊址參觀學習。集團第一負責人雒愛萍,評估公司董事長鞏榮生、總經理全志遠、副總經理吳純勞、董利華、孟祥君、張治華,自然資源研究院院長石桂琴、副院長解紅吉參加了這次活動。
照金革命根據地在我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義,素有“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之稱。以薛家寨為中心的照金革命舊址是1932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革命前輩創建的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紅軍利用薛家寨上極其險要的四個天然巖洞建成軍寨及哨卡,開展革命斗爭。
走進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認真觀摩陳設的展品、照片、文書及有關說明,細心聆聽完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解之后,再踏上薛家寨保衛戰的戰斗遺址,大家深有感觸。這里海拔1600多米,重巒疊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帶壁立千仞,軍事上易守難攻。1933年春,中共陜甘邊區特委、陜甘邊區游擊隊總指揮部、陜甘邊區革命委員會等領導機關遷駐薛家寨,成為照金蘇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以及紅二團和陜甘邊游擊隊的后方基地。沿著當年紅軍上山的小路攀登而上,紅軍當年駐扎的軍寨依次進入眼簾,這些歷史的遺存仿佛向人們再現著當年紅軍戰士們為了革命信仰和家國命運,與敵人艱苦作戰的場景。站在當年英雄流血捍衛的地方,大家深切感念革命先輩理想之高,意志之堅,革命之苦,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弘揚延安精神 汲取信仰力量”
5月19日,評估公司副總經理、民革西安市委常委、蓮湖區工委主委吳純勞參加了由西安市蓮湖區區委統戰部組織的在革命圣地延安“學習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學習教育活動,并就黨課學習心得和蓮湖新發展格局做專題發言。
6月8日,評估公司副總經理、陜西省土地估價師與土地登記代理人協會副秘書長董利華參加了省協會在革命圣地延安組織的“弘揚延安精神 汲取信仰力量”實踐活動。
6月17日,華地集團第二負責人、民革西安市委常委、碑林區工委主委魯百順參加了由西安市碑林區委統戰部主辦的《永遠跟黨走》“碑林區統一戰線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文藝演出”,參演了陜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三個節目。6月21日,魯總還參加了由西安市委統戰部主辦的《攜手新時代 永遠跟黨走》“西安統一戰線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文藝匯演”。
“起航之地悟初心 紅船精神踐使命”
6月18日,集團第一負責人雒愛萍、自然資源研究院院長石桂琴、評估公司副總經理吳純勞抵達浙江嘉興,尋訪承載著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的南湖紅船,感悟“紅船精神”,汲取發展的動力。

紅船因中共一大而聞名,“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是黨的先進性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曾對“紅船精神”作出高度概括: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華地人要從這艘小小紅船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紅船精神”的感召下闊步邁向新征程。
建黨百年之際,華地人重新踏上革命先烈戰斗過的熱土,更加堅定了奮斗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以革命先輩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專業精神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于國家新時期的發展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兾魅A地集團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