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大力支持下,2012年中國土地估價師與土地登記代理人協會(以下簡稱中估協)啟動“西部援助計劃”工作,十年來累計召開技術援助專場培訓會115場,參與義務授課的專家339人次,培訓土地估價專業人員3.4萬余人次,撥付援助資金近1300萬元,有效提升了西部地區估價機構及從業人員的執業水平,推動了西部地區土地估價行業發展。
一、“西部援助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
多年來,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國家相繼推出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土地估價行業作為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從市場孕育規模、機構發展質量、從業人員數量等同樣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的情況。
為支持西部地區土地估價行業發展,中估協于2012年下半年啟動了“西部援助計劃”,將行業統籌基金政策性向西部地區傾斜,通過技術援助和資金援助在教育培訓、估價技術支撐等方面多措并舉,提升土地估價師、土地估價機構、土地估價行業協會技術力量。
在各省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省行業協會以及行業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對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了援助,現已順利完成了10輪相關工作。“西部援助計劃”工作受到了土地估價師的普遍歡迎,得到了自然資源部領導的認可,逐步建立起土地估價行業公益品牌。

2012年首場“西部援助計劃”專場培訓會在青海順利召開

2019年云南專場培訓
二、十年穩扎穩打 工作成效顯著
十年來,在各方的支持下,中估協充分發揮行業專業優勢,精心布局,穩步推進實施“西部援助計劃”,順利完成援助工作,在土地估價報告質量提升、人才隊伍培養、行業協會建設、課題研究、機構規模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一)土地估價報告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十年來,援助專場培訓緊緊圍繞土地估價報告問題解析、土地估價規程規范解讀等,通過理論講解和實務分享相結合,對土地估價師進行業務培訓。目前,西部地區土地估價報告質量整體水平呈上升趨勢。
(二)人才隊伍日益壯大。援助工作通過課題研究、行業交流等,拓展了土地估價師的視野,提升了業務水平,進一步促進了土地估價機構骨干人員的培養。同時,中估協每年向全社會征集援助專家,吸納了大量行業的專家學者和技術骨干,現已形成專家庫名單146人。

2019年中估協第五屆換屆大會頒發西部援助計劃貢獻獎

專家授課現場
(三)推動土地估價機構發展的作用充分彰顯。援助工作的開展一方面緊密圍繞估價技術難點、熱點,切實幫助西部地區土地估價機構解決業務技術問題,另一方面立足機構創新發展,通過業內優秀機構經驗分享,帶動西部地區土地估價機構開拓業務板塊,進一步提升機構發展規模和質量。十年來,西部地區機構不斷壯大,多家估價機構正在朝著A級、準A級資信機構的目標沖刺。
(四)研究水平顯著提高。隨著援助工作的推進,中估協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援助活動,部分省份利用援助資金開展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貴州省集體建設用地與基準地價評估技術指引(試行)》《云南省城鎮標定地價體系建設技術細則》《云南省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定級與基準地價評估技術細則(試行)》《關于進一步規范土地估價行業西部地區公益援助活動的指導意見》已印發施行。
(五)不斷促進行業協會建設發展。西部地區省行業協會部分存在專職人員數量欠缺,會費收入難以支撐協會全面工作的情況。十年來,中估協每年撥付援助資金,為西部地區省行業協會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障。此外,援助活動的開展有效促進了省行業協會與各省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聯系,建立了省際間相關單位、相關行業的交流合作平臺,逐步形成“政府推動、多方支持、行業開放”的發展局面。
三、推動行業發展 升格援助工作
近些年,除西部地區外,個別省份也提出了援助需求。中估協高度重視,積極改革,擴大援助地區范圍,將 “西部援助計劃”升格為土地估價行業公益援助。2020年出臺了《土地估價行業公益援助管理辦法》,規范公益援助實施管理,增加援助資金使用范圍,在鞏固深化援助成果的基礎上,推動援助工作再上新臺階。2021年相繼安排了天津、安徽、海南的技術援助專場培訓。

2020年出臺《土地估價行業公益援助管理辦法》

2021年在重慶召開土地估價行業公益援助交流會

2021年海南專場培訓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中估協推行土地估價行業公益援助的第十一年。土地估價行業公益援助將緊密圍繞自然資源部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協會在行業資源整合方面的主體作用,守正創新再出發,進一步推動土地估價行業高質量發展。